人物
傳承地勘精神 鑄就無悔青春
來源:地勘中心 發(fā)布時間:2019-12-06我是“50后”,生在新中國,長在紅旗下,從小沐浴著黨的陽光,接受著黨的教育。
幾十年來,我們這一代人的命運始終與國家的發(fā)展緊密相連,趕上了新中國成立后曲折發(fā)展的艱難探索,也目睹了國家民族復興的精神偉力,感受到了黨的溫暖,過上了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好日子。在跌宕起伏的人生路上,我執(zhí)著夢想,奮斗不止,最終成長為一名勵志為國找礦的地勘人,把寶貴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所鐘愛的建材地質(zhì)事業(yè)。
心懷夢想 開啟我的地質(zhì)人生
作為農(nóng)民的后代,我感恩有上學的機會。1977年9月,“旱地一聲春雷”,隨著“文化大革命”的結(jié)束,學子們終于盼來了高考制度重新恢復的好消息。這一年我24歲,已離開校門整整5年,與570多萬胸懷理想、年齡懸殊的高考考生一起步入考場,迎接時代賦予的機遇。最終,我以5%的錄取率考入成都地質(zhì)學院物探系金屬與非金屬地球物理勘探專業(yè)。在圓大學夢的一刻,我也成為祖國地勘事業(yè)中的一名新兵。
77級的學生,在中國高考歷史上空前絕后,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也是絕無僅有。上了大學,我們?nèi)缤煤捣旮事?,如饑似渴地惡補落下的功課,不斷豐富自己缺失的學識。
我還記得,1978年3月剛報到完,就進行了一周的入學教育。那時,我才明白,我的專業(yè)和未來是即將從事的地勘工作,是國民經(jīng)濟的先行軍、排頭兵,是經(jīng)濟發(fā)展的基礎和重要保障,我們的肩上扛著的,是為祖國尋找地下礦藏的重大使命。
也是那時,我第一次聽到了那首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局之年問世的《勘探隊員之歌》。它是時代的聲音,是人民心聲。這支具有感召力的歌曲,如同一顆時代的火種,燃燒在一代又一代地勘人的心中,激勵著無數(shù)地勘工作者把為祖國尋找寶藏作為人生的理想。
更是那時,我聆聽了令人敬佩的老一輩地礦人李四光的事跡,他從少年時立志為祖國復興而讀書到粉碎“貧油論”,為祖國的石油事業(yè)做出巨大貢獻,從研究蜒科化石到證明中國存在第四季冰川,再到臨終前含淚求醫(yī)生延長半年生命以完成周總理交給自己地震預報工作,他畢生不忘奉獻初心,牢記前行使命,兢兢業(yè)業(yè),艱苦奮斗,毫不畏懼,現(xiàn)身于地質(zhì)科學,致力于造福人民,成為中國地質(zhì)科學的重要開拓者、新中國地質(zhì)事業(yè)的主要奠基人。正是李四光這種勇于為地礦事業(yè)獻身的地勘精神,激勵一代一代地勘年輕人激情奮斗,頑強拼搏,留下無悔青春記憶。
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精神,崇高事業(yè)需要榜樣引領(lǐng)。通過入學教育,我為自己能成為一名地勘人而感到自豪和光榮,也更加明確所學專業(yè)將肩負著為祖國尋找地下礦藏的重大使命和自己努力的方向。
大學四年緊張而短暫,經(jīng)過刻苦學習,我開始掌握物探專業(yè)各種勘探技術(shù),更重要的是學到了前輩勇于為地勘事業(yè)獻身的地勘精神。這種精神激勵著我,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山川大地,不斷開墾著一片又一片未知的土地,為祖國尋找更多的豐富礦藏。
廣闊天地 在艱苦的環(huán)境中鍛煉成長
1982年初,我順利大學畢業(yè),被分配到中國地勘中心陜西總隊物探隊工作,真正成了一名地勘人。在20多年的地勘工作中,我始終難以忘懷的,是1982年去新疆柳樹溝工地,為水泥廠用磁法勘探尋找地下石灰?guī)r原料的情景。
那年4月,我們一行5人(兩名師傅,兩名新分配的大學生,一名女工)從西安出發(fā),坐了3天2夜的火車來到烏魯木齊市后,新疆總隊派的大卡車又開了10個多小時,才將我們送到了柳樹溝工地。
大卡車一駛出烏魯木齊市,我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,沒有柏油馬路,到處是荒無人煙的戈壁灘,方圓幾十里連一顆像樣的綠樹都沒有。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么叫“空曠”“遼闊”。
雖然已進入四月,但冷風刺骨,我不禁感嘆“怎么來到這么個不毛之地!”但很快這樣的念頭就打消了,因為蒼茫戈壁有鳥飛絕、人蹤滅的蒼涼,但在這貧瘠而厚重的戈壁下面,可能蘊藏著豐富的礦產(chǎn)資源。想到這里,一股使命感、責任感油然而生,“作為地勘人何嘗不是一種幸福?”
大卡車行走了8個多小時才到達山口的水泥廠,稍微休息,我們繼續(xù)向山里行進。這里是一個以畜牧為主的山區(qū),地區(qū)地處偏遠,交通不便,方圓數(shù)里只能看見幾戶哈薩克牧民的房子。這里的山上沒有樹,只有一些小枯草和碎石塊兒。又經(jīng)過1個多小時的盤山路,我們終于抵達了居住地。
所謂居住地,是4間并排排列、年久失修的舊房子。房子大門只有門扇。一進房屋大門靠右手邊有一個門框,進去是一間小點兒的房子。由大門再向前走2米多,左邊還有一個門框,進去是間大一點的房子,兩門框旁邊墻成直角,墻角是供兩房取暖的火爐。
對我而言,剛參加工作,一下子從大城市來到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外,難免理想與現(xiàn)實之間產(chǎn)生差距,但我心里也明白“國無精神則不強、人無精神則不立”的道理,也懂得地勘精神的偉大,只有靠不怕苦、不怕難的精神,才能戰(zhàn)勝一個又一個困難,才能用雙腳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,才能用雙肩扛起國家賦予自己的責任,才能用雙手托起祖國能源的希望。
我們一起打掃整理完兩間房子,我和同事李玲才回到自己的房間,打開折疊床和行李,整理各自的東西。路途奔波的勞累,讓我們很快躺在床上就睡著了。誰知剛睡不久,只聽見門窗晃動,狂風怒吼不時夾雜著犬吠獸嚎的聲音,令人毛骨悚然。李玲一下子跑到我的床上,我倆緊緊地畏縮在一起,用被子捂在頭上,一點睡意也沒有,一直熬到了天亮。
天亮見到師傅后,我們才知道雖然昨晚師傅們也害怕,但更擔心我倆女孩子的安全,一夜沒睡,在我倆住的房門外守護著。聽師傅說完后,我和李玲心感溫暖,他們的這種忘我精神值得我們敬重和學習。
為解決現(xiàn)實問題,師傅提出在新疆隊員沒來工地之前,讓我們倆女孩子同他們住在一套房間內(nèi),他們幾個男的住大間,我們女的住小間。由于房子里面的套房門只有門框,我倆只能用床單掛在門上進行遮掩。
沒隔幾天,居住地又下了一場大雪,我們更是難熬。由于離城里遠沒有菜吃,那里的哈薩克人家一日三餐吃的都是奶制品。我們只能每天吃帶來的掛面和米煮成的稀飯、咸菜。缺東西時,我們也只能到十幾里外山口水泥廠的小賣部去買。這樣的生存狀態(tài)是一般人無法理解的。我們打起精神,堅守自己的工作,直到一個月后新疆隊人員來工地,我倆才搬出那間房子,和新疆隊兩個女孩一起住,結(jié)束了尷尬的居住生活。
在山上測量時,我們也是一絲不茍,不漏一個測點。有一次,我和李玉國師傅測到一個離懸崖峭壁3米遠,且山坡很陡的一個測點時,因為我觀測儀器,當時師傅提出怕我危險,暫不測量,改天讓新分來的男大學生測量。
當時我想,雖然工作中危險無處不在,但地勘人毫不畏懼的精神不能丟,我說:“師傅放心,我小心觀測就是了?!焙髞?,我蹲在地上,雙手捧住測量儀器,腳慢慢向觀測點移動,一只腳踩穩(wěn)后,再向前挪動另一只腳。到觀測點后,我小心翼翼地站起來,把觀測儀支撐并調(diào)節(jié)好,開始觀測。這時,師傅也在我旁邊伸開手隨時保護著,看著我觀測完拿著磁測儀離開才放心下來。
還有一次,我們正在山上觀測,突然狂風驟雨,風沙撲面,狂風夾雜著小石子亂飛,讓人睜不開眼睛。這時,我們幾個人緊緊圍在一起,抱住用雨衣裹著的磁測儀,顧不上自己避雨,而是全力以赴防止儀器被淋壞或刮走。這就是地勘人的使命,不畏艱難,兢兢業(yè)業(yè),勇往直前,用實際行動詮釋什么是地勘精神,什么是對事業(yè)忠誠。
經(jīng)過4個月的野外測量,我們返回西安整理測量資料。雖然用的是勞動強度大、工作量重的米克期量板解釋磁測法勘探,但我們提交的報告后經(jīng)新疆隊鉆探驗證,地下礦深度位置與測量結(jié)果相差不到50米,受到了該隊的一致肯定和好評。
弘揚“三光榮精神” 地勘事業(yè)的明天更美好
1983年,在全國地質(zhì)系統(tǒng)模范表彰大會上,國家正式提出了“三光榮精神”——以獻身地質(zhì)事業(yè)為榮,以艱苦奮斗為榮,以找礦立功為榮。可以說,“三光榮精神”是對地勘精神的高度總結(jié),是地勘人的精髓,是地勘工作者經(jīng)過半個世紀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、開拓實踐,孕育形成的精神財富,也是廣大地勘工作者心系國家建功立業(yè)的家國情懷和職業(yè)追求。
正是“三光榮精神”,始終伴隨著地勘人工作的步伐,穿越歷史、奔向未來,吹響了新時期大規(guī)模地勘找礦行動的號角。
每當人們坐在辦公室讀書干著手頭的工作時,我們正穿梭于山梁溝壑之間,手捧著儀器認真觀察記錄每一個測點的數(shù)據(jù);每當烈日當頭或寒風凜冽,人們在都市冬暖夏涼的地方盡情享受時,我們在鉆機旁仔細觀察著一個個巖芯;每當人們中午下班享受著美味佳肴時,我們只能給轆轆饑腸就著冰冷的饅頭;每當華燈初上,色彩斑斕,人們回家圍坐電視機前享受天倫之樂時,我們才風塵仆仆的奔走在返回駐地的路途上。
多少次,作為兒女無法在父母的病榻前盡孝道;多少次,作為父母不能在節(jié)假日陪伴年幼的孩子;多少次,身體不適仍打起精神堅守崗位;多少次,在野外繁忙的工作之余思念起遠方的愛人,淚水在夜深人靜時悄悄滑落……
多少次啊多少次,我們靠著地勘人的“三光榮精神”,在布滿荊棘的山野里,晴天一身土、雨天一身泥;我們?nèi)諒鸵蝗盏刂貜椭D苦的工作,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一個地勘隊員應盡的職責。
新中國成立已70周年。在黨的正確領(lǐng)導下,在中國人民的努力下,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,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(jīng)濟體,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令世人矚目。如今的中國,民族獨立,國強民富,百姓安居樂業(yè)。
對于我們陜西總隊來說,在幾十年奔流不息的長河中,伴隨著祖國的前進,也風風雨雨地走過了60多年。回憶曾經(jīng)付出的艱辛,我們在深山寒舍中,在高原荒漠中,在渺無人煙的戈壁灘中,創(chuàng)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,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,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(guān),寫出了一篇又一篇有價值、高質(zhì)量的地勘報告。當一個個豐富的礦藏被勘探出來,為黨和國家又提供了一大批礦產(chǎn)基地,為地方的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再插上騰飛翅膀時,我深深地為自己能成為一名傳承“三光榮精神”的地勘人而倍感自豪。
新時代賦予地勘工作者新使命,要求新一代地勘人有新作為。我堅信,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,地勘人將繼續(xù)弘揚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準確把握國家重大需要,把科技創(chuàng)新、信息化建設和國際合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著力提高地勘工作的服務水平和效率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。
我也堅信祖國明天會更美好,地勘事業(yè)會更美好!